央视今年延续分销模式
当国际足联通过分销世界杯版权赚得盆满钵满时,像央视这样花大价钱购买版权的平台凭借独家资源,也享受到了相应的红利。
2014年巴西世界杯之前,央视在世界杯版权上一直采用的是“独播”模式,仅在特定的赛事和阶段,将部分场次的赛事授权给地方电视台。其他媒体平台只能通过央视授权合作,获得点播权回看的权益。如2010年南非世界杯,土豆、优酷等6家视频网站就是从央视获得这样的权益的。
独家资源为央视带来的直接收益就是广告收入。根据《中国经济周刊》此前报道,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,央视旗下相关体育节目的冠名报价区间在4000万-7000万元。某企业为了成为央视一档栏目的全媒体合作伙伴,最高投放单价达到了1.416亿元。
据《华商报》报道,2010年世界杯为央视带来10亿元的广告收入。到了2014年世界杯,央视这一收入为15亿元。而这两届世界杯央视购买版权的费用总计1.15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8.24亿元)。由此来看,仅靠广告收入,央视不仅收回了版权成本,还有不小的利润。
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,央视改变了 “独享”的策略,将新媒体的直播权分销给了咪咕、优酷两家新媒体平台。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,央视依旧延续了分销模式。除上海五星体育频道、广东体育频道、广州南国都市频道和广州竞赛频道等地方电视台外,新媒版权分销给了咪咕和抖音。
业内人士表示,版权“独播”还是“分销”,取决于版权收入与广告收入之间的关系。如果“分销+广告”的收入超过“独播+广告”,平台自然会选择分销版权。
2018年世界杯,咪咕、优酷为获得世界杯版权向央视支付了不小的费用。两家平台均未透露过具体的价格,但据《新京报》2018年7月16日报道,当时这一费用达到了10亿元的级别。根据此前版权的情况,咪咕、抖音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版权支付的费用不会低于这个标准。
据《中国经济周刊》报道,2010年世界杯,6家视频网站从央视获得新媒体点播权的价格为每家1500万元。如今,版权分销的价格是此前的几十倍。
平台购买版权更看重附加值
支付如此高的版权费用,对咪咕、抖音等终极分销商来说,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回本。
按照惯例,央视一般会选择“压哨”分销世界杯、奥运会等独家赛事资源。大多数广告主在不确定是否分销的情况下,一定程度上会优先选择在央视投放。这也意味着,有些品牌可能已经把营销预算放在了央视。
尽管可能会在广告招商方面失去先机,但这并不意味新媒体平台没有机会。根据咪咕广告发布的信息,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与咪咕携手合作的品牌有32个。
分销平台转播世界杯除了通过广告招商获得收入外,平台更希望获得用户和流量。即使在世界杯结束后,也能通过持续的内容、服务体验来稳固已有用户、增加新用户,为相关业务提供流量资源。首次获得世界杯版权后,咪咕公司业务发展事业群执行副总裁李军曾向媒体表示,广告收入不是咪咕首要考虑的问题,更看重的是用户体验、流量以及内容的质量。
从咪咕、抖音已经公布的各种玩法可以看出,通过当下新颖、热点领域、话题,与用户互动、提升用户体验是他们的主要发力方向。
新京报记者 王继松
编辑 张云锋
校对 刘越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